About us
Successful Cases
Our Customers
News
Contact us
分享 3
热线:400-0919-097
您的位置: > 凯时首页官网 > NEWS
凯时首页官网

联系人:唐小华 先生

联系电话:86 0512 53128955

联系地址:中国江苏太仓市华东国际塑化城

邮箱:fsdfkd@163.com

【学术讲座】第158期 赖毓芝《清宫院体的形成与跨界的自然:以蒋

发布时间:2022-09-22 11:24编辑:admin 浏览次数:

  原标题:【学术讲座】第158期 赖毓芝《清宫院体的形成与跨界的自然:以蒋廷锡团队为中心》

  清华艺博官方微博、、艺度直播、书艺公社、文博头条、中华文博共享平台(平台排序不分先后,详见文末直播二维码信息)

  请尊重知识产权, 讲座严禁录音、录屏或以任何形式在未经许可的媒介传播,侵权必究。

  “中研院”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,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史博士。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绘画史,尤其聚焦18世纪清宫与欧洲宫廷的视觉文化交流与19世纪下半叶上海画坛与日本的往来。曾经担任荷兰莱顿大学Hulsewe-Wazniewski访问教授、德国海德堡大学Heinz Goetze访问教授、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学人、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等。除了各种期刊与专书论文外,出版有专书《跨界的中国美术史》(2022)、《看见与触碰性别:近现代中国艺术史新视野》(2020,与高彦颐、阮圆合编)、《伪好物:16至18世纪“苏州片”及其影响》(2018,与邱士华 林丽江合编)、《追索浙派》(2008,与陈阶晋合编)等。目前正在撰写一本关于清宫视觉统治的专书。

  清宫是否有兹辨认并代表皇家风格的“院体”之存在?而所谓院体与画院风格是什么?其如何形成?什么时候成立呢?本讲试图以作为康熙皇帝重要幕僚的蒋廷锡与其作品为中心,不仅意图呈现通常被视为盛清院体风格代表的“中西合璧”折衷风格在康熙朝已经奠立,且试图论证这种风格的出现可能不仅与康熙皇帝的“自然跨界”有关,也与其对于“画”之期待与预设关系密切。跳脱以往学界将其工笔设色之“臣”字款作品视为代笔之作,纠结于讨论孰真孰伪的鉴赏论取径,而是将其名下不同风格的作品视为其团队合作的结果,并将这些作品的生产与蒋廷锡的宦途经历并置,分析其门下团队成员的组合,重建在宫廷画院制度尚未完备之际,宫廷如何很灵活地利用近臣承揽皇家制作,透过皇帝与近臣的密切互动而形成皇家风格。因此,本讲虽然以蒋廷锡为中心,但是最终还是希望透过重建蒋廷锡团队与宫廷作坊的关系,分析康熙朝宫廷绘画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与变化,其如何发展出影响盛清院体成立之基调配方,而这些又如何与康熙皇帝认为“自然”应该如何描绘息息相关。

  自驾车辆请停放在校外停车场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(东门)附近停车场有:北京农商银行、凯时广场、同方大厦、学研大厦、同方科技广场等。

  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Copyright 2017 凯时app应用首页 All Rights Reserved